算力怪兽小鹏G7来袭,Model Y宝座要易主?
7月3日,小鹏G7将正式杀入25万级纯电SUV战场。作为全球首款宣称具备L3级算力的量产车,其搭载3颗自研图灵AI芯片,总算力超2200TOPS,相当于主流车型的3-28倍。这一配置直接碾压竞品——特斯拉Model Y算力508TOPS,小米YU7仅700TOPS。
更激进的是,小鹏G7采用纯视觉智驾方案(11摄像头+3毫米波雷达),结合行业首发的“大脑+小脑”VLA-OL模型,可实现类人决策(如塌方避让、救护车让行)。何小鹏直言:“算力即未来”,为后续L3落地埋下硬件冗余。
小鹏G7的“含华量”成另一大杀器:
87英寸AR-HUD:与华为联合开发,支持光毯导航、鬼探头预警,投影面积超传统HUD 3倍;
702km续航+5C超充:全系800V高压平台,充电10分钟补能436km;
四座满配豪华:通风/加热/按摩座椅、后排8英寸娱乐屏、流媒体后视镜,空间利用率达88%。
对比Model Y(26.35万起)和等车半年的小米YU7,G7以23.58万预售价实现“入门即顶配”。
三、定价争议:技术平权还是豪赌?尽管预售价23.58万起,但市场普遍预测正式价将下探至20万区间。这一策略直指两大矛盾:
技术成本转嫁难题:2200TOPS芯片、华为AR-HUD等高成本配置,若低价上市恐挤压毛利;
用户买单意愿:消费者对“算力值”无感,更关注智驾是否真能“零接管”。
若定价失守,G7或复刻G6高开低走困境;若成功,则有望复制MONA M03的爆款路径(月销破万)。
四、市场冲击:重构25万级SUV格局小鹏G7的入场将引发三重裂变:
逼竞品降价:Model Y已多次调价,小米YU7若产能爬坡慢,用户或转投G7;
激活“算力竞赛”:比亚迪、蔚来等加速L3车型落地;
定义新标杆:科技配置(如AR-HUD)从选配变标配,倒逼行业升级。
预售46分钟订单破万的数据,已印证市场对“技术平权”的渴求。
结语